首页
产业资讯
最新专题
人物专访与专栏
活动看板
联系我们
杂志订阅
電子版
杂志订阅常见问题
其他
杂志发行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6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7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8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9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0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1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2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3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4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5
首页
产业资讯
最新专题
人物专访与专栏
活动看板
联系我们
杂志订阅
電子版
杂志订阅常见问题
其他
杂志发行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6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7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8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9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0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1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2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3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4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5
登入 Login
首页
产业资讯
最新专题
人物专访与专栏
活动看板
联系我们
杂志订阅
電子版
杂志订阅常见问题
其他
杂志发行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6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7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8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99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0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1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2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3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4
大马房地产杂志電子版no 105
星期二, 1月 5th, 2016
陈佐彬创意无限 跳脱框架的束缚
admin
Category:
人物专访与专栏
«« Previous Post
|
Next Post »»
地产人物
People
凭着对房地产法律的精熟掌握、对房地产投资的独特见解,加上敏捷犀利的口才,说陈佐彬是马来西亚房地产法律界的“骄子”,一点儿也不为过。 在大部分房地产座谈会、研讨会、讲座或论坛上,经常可以见到他充满自信而又不失个性的身影:随兴不羁的发型、风格时尚的穿搭,站在讲台上,妙语连珠,挥洒自如。原应是沉闷枯燥的房地产法律,从他口中说来,时而像一场足球赛事般紧张刺激,时而又像一本武侠小说般精彩绝伦。 陈佐彬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律师的刻板印象!
成长篇 》 享受舞台 演绎自信
或许,看到他今时今日的成就,人们对于他自小便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曾参与舞台剧和广播剧、是讲故事及演讲比赛的常胜军、是学校巡察团的领袖人物等等,都不会感到丝毫讶异,认为这是必然的因果。 只是,任谁也没曾想到,少时的他,内心深处也曾隐藏着一丝自卑情结。 3岁那年,陈佐彬和弟弟随父母从槟城迁居首都。父亲是一名忙碌的生意人,经营一家制衣厂,原本也算是小康之家。奈何,一场亚洲金融风暴来袭,生意大受打击,家庭收入骤减。 当时,他和弟弟课余时间都需要到厂里帮忙,他负责剪线头或摺衣服,弟弟则帮着熨衣服。每当同学或朋友邀他外出,他只能婉言拒绝,一来没有多余的时间可消遣,二来也没有多余的金钱可花费。年少的心灵,不免自卑脆弱,寡言内敛。 唯有舞台,给了他张扬个性的空间。只要站到舞台上,他便能摆脱心灵的枷锁,尽情挥洒才情。 “由于平时没有太多时间交际,所以只要一有机会参加课外活动,我就很投入。我很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舞台给了我一个‘角色’,并不是因为我很有自信,才去演绎这个‘角色’,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很有自信的‘角色’,而我必须演绎好这个‘角色’。” 曾经,陈佐彬也像其他许多小男孩一样,梦想长大后要当一名有型的篮球员,或者一名帅气的飞机师。然而,在他五、六年级时,在父亲一名律师好友的循循善诱下,他亦在心中埋下当律师的种子。 只不过,由于从小热爱舞台,也擅长舞台设计,中学时期更因为创意点子源源不绝,成为学校“御用”的舞台设计师。因此,他一直以为自己最终会朝广告设计或大众传播的方向走下去。
面临抉择 知所进退
直到中学毕业后,真正面临升学与职涯发展的重要抉择时,陈佐彬也像许多传统华裔家庭一样,背负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许。父亲希望儿子能够选修医科,将来当一名医生,光耀门楣。 陈佐彬不想忤逆父亲,但他也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于是,在积极搜寻升学资料后,他对父亲逐一分析,选修医科和法律系的利弊,最后说服父亲让他往法律的道路前进。 进入学院后,他依然十分热衷于参加校内活动、加入各种组委会,甚至凭着一纸A LEVEL证书参与了律师资格的法律辩论比赛,以初生之犊不怕虎之势,一路攻到半决赛。 然而,他很快便发现,自己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已然失去兴趣。在他心目中,大学应该是要通过各种学术辩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而不是一成不变,死记硬背,把成千上万的法律条文及晦涩的专业术语硬塞进脑,用来应付考试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 兴味索然的他明白,出国深造是最好的选择。为了不为父母增添压力,当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打工的陈佐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板。 老板见这个只有19、20岁的年轻小伙子如此上进,虽未答应出钱助他出国留学,但却允许他使用办公室内的资源,包括电脑、电话、传真、打印、纸笔、邮票信封、杂志刊物等。
自我争取 突破桎梏
几经思考后,他为自己草拟了一份形同“卖身契”的合约。内容主要是:任何人或单位若愿意为他提供助学金,他就愿意为对方打工10年。合约拟好后,他打印了400多份,先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随同履历表,一同寄出给大马股票交易所(BURSA)当时所有400多家上市公司,以及国外一些公司机构。 寄出的信大多都石沉大海,仅收到大约10%公司的回函,无奈都是婉转拒绝。一天, 老板告诉陈佐彬, 澳洲有一家创办不久的邦德大学( B O N D University)正在进行奖学金甄选面试,让他去试试。面试后,尽管他同样获得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未达到奖学金的标准。 不轻言放弃的性格,造就了他无坚不摧的力量。他深知,坚持下去未必成功,但一旦放弃,必败无疑。 那时候,互联网刚在马来西亚兴起,陈佐彬借友人的电脑上网,找出邦德大学教职员的电邮地址并寄出感谢函,并在信中提及邦德大学当时尚未向公共服局(JPA)注册,而无法获得本地银行的国外大学贷学金。 “我向对方说,虽然自己因经济条件有限,错失良机,但也希望将来其他人有机会申请贷学金,前往该大学深造。为此,我毛遂自荐,愿意免费帮忙该大学向公共服局申请注册,并已取来申请表格,把会填的部分填好,只剩一些未填资料及所需费用,就可以提交申请。”
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寄出的20多封电邮,只有两人回函。一是当时面试他的教授,一是该大学董事会的董事,皆对他的热心表示感谢。原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没想到过了数周,陈佐彬却意外地再次收到邦德大学的电邮。校方表示愿意提供他一半的奖学金,希望他前往就读! 陈佐彬当时又喜又愁。尽管一名舅舅同意借他另一半的学费,但仍缺了路费和生活费。这一次,他终于向父亲开口。 父亲带着他搭火车回槟城老家,把他即将出国深造的消息告诉所有亲朋戚友,众人纷纷封红包以示祝贺。就这样,他凑够第一个学期的生活费,父母又掏钱给他买一张单程机票,把他送到了一洋之隔的澳洲。 “这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捩点。我曾经被拒绝了无数次,碰了无数次钉子,我有无数次可以放弃的借口,但我并没有这么做。我凭自己的想法和毅力达成了梦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过去一直有点自卑的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确实是可以的!我开始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也开始学会去对自己好一点、爱自己多一点。” (文章未完,全文请阅第46期《大马房地产》杂志)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GET YOUR BEST DEAL RIGHT NOW
Far far away, behind the word mountains, far from the countries Vokalia...
Read More